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{{word('consent_desc')}} {{word('read_more')}}
{{setting.description}}
※原包裝與新包裝交替過渡期,不影響效期與內容物
📦滿$600 全港 SF宅配/自取點 免運費🚙
活動期間送貨時間更改為約5個工作天 不便之處 敬請原諒
※原包裝與新包裝交替過渡期,不影響效期與內容物
📦滿$600 全港 SF宅配/自取點 免運費🚙
活動期間送貨時間更改為約5個工作天 不便之處 敬請原諒
※原包裝與新包裝交替過渡期,不影響效期與內容物
{{ child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{{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(childProduct.child_variation)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ProductName }} x {{ selectedChildProduct.quantity || 1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VariationName }}
作者/許欽幃 kevin | IG:kfitness_1109
Part2來啦,這是在2020年的第一篇分享,在這裡先祝大家新年快樂🎊。今天和大家分享另外兩個有關要練多少的迷思,看完之後對於要怎麼安排自己的訓練會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喔
👉:在Part1中提到了訓練量的突破是持續進步的關鍵,但許多人容易忽略「訓練強度」,訓練強度可以簡單理解為訓練用的重量。舉例來說:我用20公斤的空槓做深蹲,做了10下10組,總訓練量是2000。和我用100公斤做了5下4組,總訓練量一樣是2000,但是兩者帶來的訓練效益是差非常多的。有些人會為了能多做幾下而降低訓練用的重量,那反而不會有好的效果。一般建議用操作8~15下會完全力竭的重量(8~15RM)來訓練,會有比較好的肌肥大效果,並不是8~15有什麼神奇魔力,而是在這個重量區間內搭配適當的次數,可以在提高訓練量的同時確保訓練強度。
👊結論:訓練量很重要,但不能忽略訓練強度,重量訓練要夠重才有效果☑️。
👉:除了訓練量和強度之外,「動作品質」也是一大重點,好的動作品質除了能讓你不代償,紮實的訓練到目標肌群,也能讓你練的更有效率。舉例來說:假設你的身體需要舉起100公斤的重量才足以進步(最低有效劑量100公斤),但因為你的動作很糟糕,只有辦法用不標準的姿勢舉起60公斤,當然你會覺得非常累,但卻沒有達到讓你身體進步所需要的刺激。還會大大增加受傷的風險。
👊結論:良好的動作品質是長久進步的關鍵,在好的動作下增加重量&訓練量才是進步的保證。如果對動作有疑慮建議尋求專業教練協助。
統整Part1&2所得到的結論,要進步需要注意的三大重點無非是「訓練量」、「訓練強度」和「動作品質」,把這個概念在做任何事情上面都適用,如果不確定自己的動作技巧是否需要改善,還是建議找一位專業的教練幫助。希望能幫助大家突破訓練上的瓶頸,我們下次健🔥
About
Brand Story
Our Values
Our Team
Help
FAQ
Delivery & Shipping
Payment
Return Policy
Terms & Conditions
Powered by GOpower HK